弘扬雷锋精神
践行时代担当
看“雷锋”·学雷锋·做雷锋
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营造崇德向善、奉献互助的文明风尚,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嘉兴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组织举办“雷锋”公益电影放映活动,追忆雷锋往事,感悟雷锋精神之魂,以光影艺术传递榜样力量。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学生、街区沿街商铺“小个专”、街道入党积极分子等齐聚一堂观看《雷锋》电影,学习先锋模范人物。
01、看《雷锋》:光影回溯 感悟精神伟力
经典影片《雷锋》用朴实的镜头语言生动还原雷锋同志的感人事迹,诠释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奉献精神,展现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观影过程中,包括数十名学生在内的现场观众沉浸在影片情节里。影片里雷锋不顾疲劳,争分夺秒地帮工地运送砖块,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捐给受灾群众的画面,让不少在场观众红了眼眶。
02、学雷锋:模范分享 弘扬时代新风
作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24年"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的获得者,嘉兴路派出所警官陈梁顺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警队里的青少年问题专家”。他累计为300余户家庭破解亲子沟通密码,定制个性化成长方案逾1500份。特别针对网络沉迷、校园欺凌等痛点,精准打击,成功帮助50余名困境少年实现重返校园、家庭破冰等蜕变,为青春保驾护航。陈警官向在场的学生和观众们分享道:“学雷锋要从小微做起,从日常做起。这个世界的美,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改变,而是因为你的小小改变而改变。”
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虹口区优秀党员”的嘉兴路街道红叶书画院名誉院长曾宪仁拥有党龄42年。他带领近120位社区书画家组建书画党员工作室,二十载如一日深耕翰墨育人的沃土。每年平均开设书法、国画课程30余门,累计培育社区居民书画爱好者逾2万人次,公益授课时长突破40万小时,在青少年与银发群体间架起翰墨育人的桥梁。曾老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大家娓娓道来:“我们要像雷锋那样以挤劲、钻劲、韧劲的精神去热爱学习、热爱工作。”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55年党龄的老党员孙东娣十年如一日为居民群众付出,帮助独居老人代取药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领取助老餐、深夜处理突发水管爆裂......孙东娣的日程表上没有下班时间,手机永远24小时开机待命,孙老师已成为社区独居老人的“定心丸”,更是整栋楼的“应急热线”。孙老师感慨地说道:“以实际行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是我们重要的政治使命。我们希望能带领身边的每一位家人朋友一起做好事!我当志愿者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小老人帮助老老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雷锋精神,做一辈子好事,为建设更美好的社区,贡献我们的力量!
三种不同的奉献轨迹,在嘉兴路街道的春日里交织成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交响。青春护航的法治光芒、翰墨育人的文化薪火、银龄守护的生命温度在此刻共鸣,共同谱写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华章。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更加深刻地学习到了雷锋的事迹和精神内涵,感受到了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雷锋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在激励着我们。我们要学习雷锋,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好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七年级学生吴君雅说。
广誉远中药店店长吴翔林参与活动后深有感触,他说:“沿街商铺作为城市烟火气的承载者,将始终将社会责任扛在肩头。我们积极配合街道为社区老人、青少年开展各类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
03、做雷锋:文明同行 传递民生温度
近年来,街道打造“1+5+29”文明实践阵地网络,与52家单位达成文明共建,成立党员志愿者工作室30个,组建“七彩嘉园”志愿服务队74支,注册志愿者2.7万余名,服务时长超过297万小时,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4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社区”、上海市示范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涌现出全国文明家庭曾宪仁家庭、垃圾分类青年志愿者团队、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刘苗等先进典型。
新时代,雷锋精神已经内化为广大人民心中的道德之光、精神丰碑。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推进雷锋精神和新时代发展深度融合,对于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群体、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嘉兴路街道将以雷锋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宣传核心内容,不断推动雷锋精神与社区文明实践深度融合,让雷锋精神在嘉兴社区发扬光大,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