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促进儿童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上海市妇儿工委办开展了上海市儿童参与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共有136家单位选送151个儿童参与案例,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低碳环保等不同主题的实践与传播。经专家评审,30个案例入选“2024上海市儿童参与优秀案例”。
曲阳路街道“儿童参与社区环保——创意助力垃圾箱房大变身”成功入选!为上海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提供了“虹口范例”。
曲阳路街道以停用垃圾箱房改造为契机,由街道妇儿工委和社区自治办通过儿童议事机制,举办了“绿色低碳生活,箱房改造进行时”青少年创意征集活动,在辖区儿童的共同设计下,低碳环保展示馆、小小艺术家作品展馆、小小探险家之昆虫展馆、东东“连心驿站”等多个箱房焕新归来,成为一片充满活力和趣味的社区天地。在改造后的箱房里,街道持续开展了一系列儿童参与活动,让大小朋友们共享群策群力的成果。
儿童友好,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在《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顶层指引下,曲阳路街道各部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儿童参与基层治理的公共服务模式,着力打通儿童参与的各个环节,致力于“为了儿童而工作、与儿童一起工作、由儿童开展工作”的工作理念,让儿童在社区治理及城市建设等多方面真听、真看、真发言,曲阳路街道搭建儿童参与平台,以儿童“小群体”撬动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大参与”,让“一米视角”成为社区治理城市规划的“主人翁”。
“儿童友好”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配套,还应该真正从“一米视角”去积极探索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为此,曲阳路街道以推进已停用垃圾箱房改造为契机,搭建以社区为基础,引入社会资源“保驾护航”的儿童参与平台,让孩子们以“小小设计师”的角色融入其中,大开脑洞提交自己关于箱房改造的创意方案。通过这个平台完成初期的海选、居民投票以及专家讨论,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童言童语”也可以被真正接纳到社区治理。经过了“一米视角”的“微改造”,箱房变得既实用又充满童趣。在此过程中,不但开拓孩子们的社会视角,而且更鼓励她们畅所欲言地去探索儿童友好城市的新路径。
林云小区的
低碳环保展示馆
结合调研小朋友们的互动需求,垃圾箱房以“低碳生活在身边”为改造主题,外观设计与小区整体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内部分设“绿色大地”“蓝色海洋”两大主题版块,改变垃圾房“脏乱差”的刻板印象。
同时展示馆在低碳生活科普中,因为“小小设计师”们的强烈建议,注入了环保知识翻翻乐、手工DIY展示、互动悬浮球、立体浮雕等内容展示,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模型、实物展示等形式,介绍了生活中的闲置物品经过回收再设计“变废为宝”的历程,方便居民们在家门口感受践行低碳生活带来的改变。
东体小区的
“连心驿站”展馆
位于东体小区的“连心驿站”整体设计方案以木质调为主,营造社区温馨感。屋顶在专业团队及“小小设计师”们的共同探讨下一致决定采用斜坡屋顶层层叠进的设计手法,右侧延伸出一处檐下空间,用木纹铝塑板对原来的屋顶进行整体的遮挡包围。
考虑采光及安全的因素,驿站安装了半透明阳光板材质地的推拉门。这样既能在不影响停车和居民安全的同时,又能保证了箱房的透光性。此外,墙上还增加了“连心驿站”字样的金属铭牌,孩子们还建议一定要附上驿站功能标语,如此一来,竟意想不到地增添了驿站的整体精致度。
小朋友们如今越来越重视置换和交流的理念,所以室内功能分别有二手书籍交换架、信息交流板和物品共享架。信息交流板还分为粘贴便条处和手写白板处。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交换书籍物品以及信息板上的留言互助拉近彼此邻里之间的距离。
团队通过提取了东体小区的整体地图轮廓,生成了草图概念,进行抽象化,打造了与金色曲阳的街道主题遥相呼应的东体社区形象,取名“东东”。
巴林小区的
“小小探险家之昆虫展馆”
巴林新校区周边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外有科研院校,内有社区昆虫标本收藏家达人,所以结合这个特色“小小设计师”们建议以动静融合为理念,将微型森林“搬”进社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儿童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好奇心、探索欲。
全景仿真森林的布局、让空间更显层次的挂网装饰、定期更新的昆虫标本、可触可感的捕虫套装玩具,为孩子们带来沉浸式的昆虫知识科普体验,也为社区营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活动空间,鼓励大家多视角友好观察自然。
曲一小区的
小艺术家作品展示馆
原生态木质家具装饰、创意儿童艺术展品、充满童趣的彩绘墙……从顶层设计到空间改造直至服务优化,这些都是我们小朋友提出的各类创意,在专业设计师的归纳后确定曲一居民区垃圾箱房以美育空间为定位,打造为温馨的儿童画室。
室外,绿色环保主题墙绘为居民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传递关爱地球家园的文明新风。室内,淡奶油配色、装备齐全的画材为小艺术家们展开想象、分享审美体验提供了自由空间。
儿童友好城区建设,不仅要认真听取孩子们的建言献策,更重要的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尊重孩子们的想法,让这些“童言童语”可以落地成真。
曲阳路街道一系列儿童友好项目成功开拓了“一米视角”的广阔视野,帮助孩子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社区开启了“新视界”,在校园建设、社区治理方面也碰撞出了更多“一米视角”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