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中信和平家园小区天宝路段市容环境“脏、乱、差”,是周边居民的一个“心病”。肆意停放的电动车和共享单车将人行道层层占据,行人通行困难,盲道更是形同虚设;农副产品店门口常年污水横流,垃圾随意丢弃,冬季晾晒的咸鱼咸肉也影响街面形象;旁边的四家餐饮店问题更为突出——食客乱停车,店员将大件垃圾扔进绿化带破坏绿植、甚至在店外清洗锅具导致油污遍地。种种行为屡劝不改,居民们反复投诉,却总是陷入“整治—回潮—再整治”的循环,大家热切期盼相关部门能拿出长效手段,彻底根治这一顽疾。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嘉兴路街道第三综合网格迅速启动“多格合一”工作机制,吹响联合整治的集结号,区绿化市容局、区生态局、城发公司、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及第三方市容保障力量协同攻坚、精准发力,打出源头管控、秩序规范、生态修复、长效固守的“组合拳”。
![]()
一、源头管控,净化空气与路面
区生态局主动出击,对餐饮商户的油烟净化设备进行全覆盖、多轮次的执法检查,建立起“一户一档”的动态管理台账。通过宣传教育与严格监管相结合,督促商家签订承诺书,严格落实每月清洗、每季维保制度,确保设备高效运行,从源头削减油烟对空气的污染。
![]()
与此同时,城发公司针对农副产品店及餐饮店门前的污水油渍问题,制定了“定人、定时、定路段”的精细化冲洗方案,利用清晨及午后人流较少时段进行深度保洁,彻底清除卫生死角,让路面恢复干净整洁。
![]()
二、秩序规范,畅通路面与盲道
面对长期存在的车辆乱停放和占道经营乱象,第三方市容保障队显担当、亮实招,通过增派巡查人手、延长值守时间,实现“全天候、无缝隙”管理。通过实地测量、科学规划,重新施划清晰醒目的非机动车停车线,设置温馨提示牌,积极引导市民与食客养成“线内停车、车头同向”的文明习惯,有效恢复了人行道的畅通,让盲道真正“帮盲”。
![]()
三、生态修复,守护绿色与生机
针对绿化带屡遭破坏的“老大难”问题,区绿化市容局不仅对已被垃圾压损、破坏的树苗和植被进行专业的清理和补种,更在技术上进行升级,选取更为适应街边环境的耐性植物,并加设简易防护设施,以提升绿化的生存能力。
![]()
四、长效固守,强化执法与威慑
为确保整治成效不反弹,各部门凝聚合力,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面对该路段市容乱象易频发、易反复的特点,第三方市容保障力量将此列为重点固守区,实施高频率、常态化的巡查,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管理,严防乱象回潮。对于多次劝导无效、拒不整改的商户及个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则依法依规实施现场处罚,打消个别商户的侥幸心理,确保整治成果看得见、守得住。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与常态固守,如今天宝路面貌已焕然一新。人行道畅通了,盲道“解放”了,地面油污和污水不见了,绿化带里重新焕发出生机。这场整治不仅是一次环境的清理,更是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它证明了只要下定决心、协同作战,就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未来,第三综合网格将继续依托“多格合一”机制,巩固整治成效,防范问题回潮,共同守护好这片整洁有序的城市空间,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