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既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也是“人民城市”理念落地的最前沿。随着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居民需求的转变,物业服务也在悄然转型——从传统的基础设施维护师,逐步转型为社区服务的协调者、居民生活的守护者与社区温度的传递者,成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一环。接下来让我们聚焦欧阳路街道的物业企业是如何以日常维护为基础,推动社区治理走向多元协同与情感联结的。
老旧小区的非机动车管理曾是居民频频念叨的“烦心事”:楼道里随意停放的电动车、窗外垂落的“空中飞线”、车棚里积灰生锈的“僵尸车”,不仅挤占公共空间,更暗藏安全隐患。如何破解这一治理顽疾?宏阳物业以党建为引领,联合多方力量,打出“宣传+整治+建设+长效”组合拳,探寻出非机动车治理的更优解。
宣传与巡查并举,筑牢安全双防线
宏阳物业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组织党员与志愿者带头开展宣传,在宣传栏、楼道口等显著位置张贴《温馨提示》,明确“严禁在楼道内停放电动车”“严禁电瓶入户、私拉电线飞线充电”;同时针对老年群体主动上门,结合真实事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案说法”,让安全意识的种子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为切实破解“飞线充电”这一老旧小区管理顽疾,物业加大巡查力度,联合第三方力量开展夜间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存在“飞线”或室内充电行为且家中有人的,即时上门劝导整改;对存在安全隐患但家中无人或无法立即整改的情况,则张贴安全提示、拍照登记并纳入台账,为后续的集中整治与回访跟踪提供依据,形成管理闭环。
![]()
合力清理僵尸车,解决居民“堵心事”
长期占道、积灰生锈的“僵尸车”不仅挤占公共空间,更影响社区环境与安全。宏阳物业多次组织开展“僵尸车”专项整治行动,并动员居民共同参与监督管理。行动前,物业对车棚进行了地毯式排查,详细记录“僵尸车”的数量、位置及车辆的实际状况,张贴清理通知并设置“缓冲期”,提醒居民及时清理。清理当天,居委会、物业、民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等多方组成清理小组,对无主或逾期未处理的车辆统一清运至指定场地。在此过程中,宏阳物业还对车棚进行深度清扫,并重新规划了停车区域,确保车棚通道畅通、环境整洁。
![]()
加装端口,靶向解决充电难题
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充电难”问题,宏阳物业将增设充电设施作为治理关键。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协同下,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征集民意,推动电动车充电棚建设与充电桩增设。从前期的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到安装调试,物业与居民区的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障项目高效落地。目前,宏阳物业在6个小区中,共加装充电桩27个,总计270个充电口。充电设施的改善不仅让居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小区环境的提升和居民文明习惯的养成。
![]()
未来,宏阳物业表示将持续深化党建联建,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协同治理,不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新模式,探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治理经验,以精细化的基层治理,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