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春和景明,万物舒展
当我们在山川草木间
感受生命勃发的力量时
更应践行文明理念
让每一次出行成为传递善意的纽带
让春日的诗情画意因文明而更显动人
01、爱护环境
一草一木皆有情,青山绿水共守护
漫步于山野林间,请将足迹化为温柔的注目。不攀折初绽的桃李,不惊扰栖息的生灵,随身携带环保袋收纳果皮纸屑。遇见溪流湖泊,莫让塑料瓶、包装袋打破水面的清澈倒影。春日的生机,需要每个人的珍视与成全。
02、垃圾分类
分类投放见修养,举手之劳显格局
景区内的彩色垃圾桶是文明的考场。果核残茶归属厨余,饮料瓶罐投入可回收,废弃口罩单独密封处理。若遇特殊景区无分类设施,不妨将垃圾随身带走,以行动诠释"无痕山林"的理念。细微之处的用心,正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
03、保护历史文物
历史印记不可逆,敬畏之心代代传
触摸古墙砖石时,请用目光代替手掌的温度;面对碑刻雕塑时,让相机定格而非刻刀留痕。那些承载千年风雨的文物,需要我们的克制与尊重。
04、遵守交通规则
车行万里礼为先,平安靠大家
自驾途中多一分耐心:斑马线前停三秒,景区车位不争抢;徒步游览时,红绿灯下守规则,陡峭路段让老幼。当车流与行人彼此礼让,井然有序的交通就是春日最美的风景线。
05、文明游览
长队蜿蜒成风景,谦和礼让润无声
在热门景点前,有序的队伍最能体现文明素养。购票时提前备好证件,游览时保持安全距离,遇到插队者以善意提醒代替争执。
06、文明用餐
一筷一勺见素养,舌尖节俭树新风
农家菜馆里,按需点餐是对劳动的致敬;野餐草坪上,使用公筷是健康的守护;餐后主动清理桌面,将厨余与包装分类归位。当"光盘"成为习惯,当公勺传递温情,餐桌上的文明便是最温暖的春风。
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
重安全,讲礼仪;
不喧哗,杜陋习;
守良俗,明事理;
爱环境,护古迹;
文明行,最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