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虹口区委宣传部、虹口区新闻出版和电影管理办公室主办的“追寻光辉足迹——虹口区‘4·23世界读书日’主题阅读”活动在建投书局(浦江店)举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致敬建党百年,虹口区将党史学习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民阅读三大主题相结合,以多种生动的形式,着力将红色阅读搬到家门口,更打造了“行走中的红色阅读”国际版。
百年两代留学生隔空“对话”
当天,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留学生和北外滩街道的白领,共同体验了“跟着伟人学党史”红色阅读人文行走的试走路线,反响热烈。
北外滩是百年前留法勤工俭学的出发地,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中国青年带着理想从这里出发,踏上赴法勤工俭学的历程。他们中的很多人最终踏上了共产主义道路。今年3月17日,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纪念标识在北外滩滨江设立,虹口以此为契机,深挖区域内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伟人从此出发又回到虹口战斗和工作的轨迹,串联起辖区内红色遗址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从留法勤工俭学出发地纪念标识出发到上海大厦门前的“世纪同框”广场结束,以北外滩、虹口的故事,带领广大读者感受百年峥嵘岁月和时代变迁。
虹口区请来了很多具有国际视野“高参”,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执行院长李正仁教授、在上海留学的留学生代表、以及有着留学海外经历的白领和党校的老师。他们跟着宣讲员建投书局店长谢重澄和宣讲助理丁紫钰一起行走在北外滩滨江。丁紫钰是一位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后留学法国的95后青年。她说:“我做这个项目特别有感情,同样是从上海出发赴法留学,和前辈们相比,他们的理想之火和信仰之光激励着我。两代赴法留学生不同使命任务的诠释,得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全力支持。虹口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伟人故事用国际化的语言表达,开发英语、法语版红色阅读行走路线,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为了能够满足年轻人的需求,此次人文行走以实地探访发生在虹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场景为基础,特别定制“学习护照”,以历史再现、诗歌朗诵、答题挑战等互动方式,在寓教于乐中找寻伟人们在虹口留下的印记。
记者了解到,此前,虹口区委宣传部结合全市“追寻光辉足迹”主题阅读活动,与虹口团区委、四川北路街道团工委合作,也发动青年们参与了“力量之源·阅读启程”红色阅读行走活动。
活动以中共四大纪念馆为起点,走进鲁迅小道,途经中共中央宣传部遗址、景云里、左联会址纪念馆等红色地标,最终到达位于四川北路公园内的“红色朗读亭”。大家纷纷在朗读亭内朗读红色书籍、口述虹口红色历史,留下了精彩的宣讲作品。
将红色阅读搬到家门口
聚焦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上海社会历史变革和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的思想脉络,虹口区发布了今年第二期彩虹书单“潮起上海”篇,选取《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等6本时下热门、受广大市民群众喜爱的红色阅读书籍。其实,从2018年开始,虹口区就已围绕“四史教育”“左联文化”等主题发布红书单。以配书到社区图书馆、配书到读书联盟、配书到家门口的方式,引导广大读者在优秀出版物的阅读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
目前,由虹口区委宣传部联合澎湃新闻、建投书局共同推出的“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系列讲座已开展七季。本次世界读书日 正式开启了建投读书会的第八季“潮起上海”系列。这期的红课程,聚焦上海在时代潮流中经历的思想洗礼和社会变革,讲述上海在成为“党的诞生地”前所积淀的人文思想。
为了将新时代新思想放在群众看得见、拿得到的地方,进一步推进“家门口的红色阅读”,虹口在全区社区图书馆、市民驿站、菜场书屋、部分实体书店、快递网点等,也布点了“党史教育Hong书架”。
当天,虹口区发布了《关于虹口区落实上海全民阅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大层面对虹口进一步提升“全民阅读”建设。
针对老年、白领、少年儿童的不同特点,虹口区制作了大字版教程和视频教程,方便中老年人学习、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面向楼宇白领青年开展“阅读马拉松”,启动“书影随行”白领阅读沙龙,推进“科普知音”读书会,用画册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6月下旬还将启动“第十届虹口区青少年阅读节”,引领少年儿童在暑假开启一段红色阅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