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展搬到“家门口”,虹口全力打造新时代市民阅读高地

2020/8/18 20:45:47 来源:文明虹口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上海书展”和“书香上海”建设的工作要求,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弘扬新时代新思想,虹口以打造“书香虹口”为主线,将书展作为重要文化载体,把书展搬到“家门口”,不断打造让群众满意的新时代市民阅读高地。

  虹口通过发起“我身边的书房”新时代虹口市民阅读分享会、发布虹口新时代市民喜爱的“彩虹书单”,举办“诗歌之约·爱在北外滩”诗歌分享会、《江南纪》新书首发活动等,把书展搬到虹口市民家门口,在全区营造建设书香社会的浓郁氛围。

  同时,通过云上云下齐“破圈”,与区内各家实体书店、出版社、社会团体等各类社会单位展开深入合作,打造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以虹口文化名人聚 集地为背景,以大师名篇为主要内容,推出“店长说大师”系列短视频、“彩虹Reader”线上阅读、“鲁迅的七堂语文课”线上讲堂等,继续加强线上云阅读品牌影响力,引领群众开展高质量阅读。

  “书香上海·虹口阅读生活节”启动新时代虹口市民阅读分享会——身边的书房,身边的阅读故事

  8月17日下午,“我身边的书房”新时代虹口市民阅读分享会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举行,分享会由虹口区委宣传部指导策划,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党工委主办,虹口区图书馆承办。

  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如期举行,“新时代虹口市民阅读分享会”作为“书香上海·虹口阅读生活节”的重点活动之一,旨在深入发掘全区市民读书会和阅读达人,发现动人阅读故事,分享读书感悟,化疫情危机为阅读契机,倡导全民阅读。

  分享会伊始,虹口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彩虹书单”。“彩虹书单”是虹口区委宣传部从2018年开始打造的一份兼具文化气息与思想深度的荐读书单,每期推荐10本新书。此次推出的最新一期“彩虹书单”包含了“四史学习”和“遇见大家”两个专题,每个专题分别精选了5本优质新书,其中既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等百姓爱读的红色书籍,也有《博物馆之美》《萧红传:你不热爱的日子都不是你的》等文学读物,希望为虹口的干部群众开展“四史”教育、解读名家名作,提供更为丰富和开阔的视角。

  在分享会上,来自虹口的7位市民分享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了身边的“书房”,潜藏在社区各个角落的“书房”,让人感受到了虹口市民读书的乐趣。

  ■居民区书记眼中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在本期“彩虹书单”“四史学习”的专题图书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对于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阅读分享人刘苗是虹口嘉兴路街道一名普通的居民区书记,也曾在武警上海总队第一支队司令部服役16年,曾多次荣获武警部队“优秀思想工作骨干”“优秀技术能手”和通令嘉奖等表彰荣誉。他于2017年6月入职嘉兴路街道,现任街道垦业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治理一片社区也是“治国理政”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作为一名“小巷书记”,刘苗对于这部著作的阅读分享,比起普通读者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在他的分享中,人们感受到了虹口党员读好书、感悟“四史”学习的热忱。

  ■小娃娃身边的阅读驿站“菜场书屋”

  “菜场书屋”是设立在菜场内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其建设初衷是在外来人口集聚地搭建文化平台,通过配送文献资源和文化活动,让菜场摊主及其子女就近享受阅读。阅读分享人杨沪豫同学,目前就读于上海塘沽学校,是溧阳菜场书屋的一名普通的小读者。杨沪豫的父母来自河南,在溧阳菜场经营着一家肉摊,他出生在上海,所以父母给他取名“沪豫”。作为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菜场书屋”的阅读资源和阅读活动充实了他的课余生活,也令他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在“特藏书房”里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阅读分享人李果是原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虹口区图书馆曲阳分馆)馆长、 研究馆员。虹口区图书馆曲阳分馆成立于1987年,在落成之初就致力于影视文献的收藏与利用,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已成为沪上独具特色的影视主题图书馆,在高校影视专业人士中享有广泛声誉,成为他们开展学术研究的“特藏书房”。李果研究员在担任馆长期间,参与并见证了影视特色主题馆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作为中 国电影评论学会及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影视戏剧理论研究会理事,他又是影视专题文献的一名忠实用户,在分享中,他讲述了自己在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中从事影视研究与影视文献建设的耕耘与收获。

  ■对二手书中转站“洄游书屋”的“路转粉”

  阅读分享人安晨霞是一位四升五孩子的妈妈,就职于虹口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也是虹口区文化馆戏剧编剧社的在读学员。在现场,她讲述了自己与洄游书屋的不解之缘——喜欢带着女儿去大大小小图书馆的她,某天从邻居处得知了虹口区图书馆的“洄游书屋”,之后每年带孩子在书屋置换图书上百册,成了这里的“超级粉”。据悉,区图书馆日常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捐书,为了让这部分图书资源得到有效再利用,区图书馆总馆于2016年设立了“洄游书屋”,采用“以书易书、等册交换”的新模式,让读者家中的闲置书籍如鱼群在大海洄游般,交互流转、焕发新生。“洄游书屋”的“分享图书,共享阅读”运营理念,不仅实现了图书漂流的可持续性,更是搭建起一个“以书易书、以书会友”的平台,让读者在图书置换、文化接力的过程中收获新知、结识书友,充分体会到了阅读、分享、交友的乐趣。

  ■情系里弄里的书房“开卷书屋”

  “书店”是大家经常光顾的阅读场所,尤其是坐落在居民区内、各具特色的民营书店,成为了承载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独特的公共空间。开卷书屋位于虹口区嘉兴路237号瑞康里小区内,存有文史哲、艺术收藏等各类图书5000余册。书屋的主人樊东伟从小生活在嘉兴路的石库门里弄,对这片城区感情深厚,他潜心收集、整理各类上海地方文献,藏品有数万件之多,因此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书友和同行。在多位藏书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开卷书屋长期致力于社区公益文化活动,策划摄影、绘画等艺术展览和创意市集,为社区编印《瑞康里》小报等,受到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分享会上,他的挚友、同为书店经营者的罗奇来到现场,分享了他与“开卷书屋”的因缘际会。

  ■在书房里做知识传播者

  医学博士李明哲医生是上海岳阳医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的一位高 年资主治医师。她坚持公益初心,长期担任虹口区图书馆“科普知音”读书会的志愿讲师,多年来走进基层社区、深入群众服务一线,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致力于 中医药科普和优质保健养生书籍的推介,成为了公共图书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的“编外”力量。今年,她带着自己的新书《捏捏按按享年轻态健康生活》为读书会的成员和图书馆的读者作了线上直播分享,鼓励大家善用身边的书房——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展科普阅读,增长科学知识。在现场,她以富有感染力的互动方式讲述了她在“科普知音”读书会做讲师的难忘经历。

  ■在社区书房里感悟阅读与传承

  分布在虹口区域内的8家街道图书馆,是市民百姓最亲近的“身边的书房”,这些书房在提供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也为我们这座城区历史人文的传承培育了一批有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的读书组织。诞生于江湾镇街道的“江湾源·书友会”就是其中的代表。分享人朱放是“江湾源·书友会”会长,退休前是一名高级会计师,业余爱好诗词写作、摄影、 旅游,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在江湾镇街道图书馆的扶持下,书友会会员们创作热情高涨,推出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等原创文学作品主题巡展,并为厘清江湾镇的前世今生搜集资料、积极撰文;寒暑假期间义务为街道图书馆的少儿读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积极助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正如朱放的分享主题,他同书友会的会员们在“江湾源”携手阅读,传承文化。

  虹口集聚各方力量打造多元阅读体验——延伸书展边界,线上线下齐“破圈”

  本次书展期间,虹口区委宣传部与区内实体书店、出版社、社会阅读团体等多家社会单位展开深入合作,打造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从线上云阅读到线下新书分享,进一步激发社区阅读活力和群众阅读热情。

  打造品牌活动,提升实体书店宣传影响力

  虹口区内建投书局、半层书店、大隐书局等各具特色、坚守文艺初心的实体书店门店,是虹口区宝贵的文化财富资源。同时,实体书店也是引领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推进群众身边阅读、家门口阅读的重要平台抓手。虹口区委宣传部对区内实体书店产业始终高度关注,积极合作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打造如“建投读书会”等成熟文化品牌。今年书展期间,虹口区与建投书局、半层书店、大隐书局、上外书店、言几又书店等5家实体书店展开合作,聘请网易负责专业指导和拍摄,推出“店长说大师”系列短视频。各家书店结合自身门店环境和品牌特点,以“大师”为主题推荐5本书籍,与读者分享大师的魅力,也对各家书店的品牌魅力进行了生动的宣传展示。本次“店长说大师”系列短视频于8月12日书展首日起正式上线推出,以一天一期的形式在网易新闻客户端、上海虹口微信公众号、上海虹口APP进行推送,目前累计点击率已经破百万。

  重视加强云阅读品牌建设,引领全民阅读向线上覆盖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虹口区委宣传部联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举办了四期为时两个月的“彩虹Reader·线上共读”活动,通过线上阅读打卡等形式,联结起一个个“阅读避难所”。截至4月23日活动结束,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2047位读者真诚用心的4552条打卡书评。书展期间,虹口区延续了这一品牌活动,以“遇见名家,感受阅读的力量”为主题,精选出《简·奥斯丁传》《诗自远方来》《博物馆之美》等5本质量上乘的名家新著,赵冬梅、陈履生、黄荣华等多位名家、学者担任领读人,以书展7天为一个阅读周期,通过每日线上打卡交流的形式,与爱书人用共同阅读的方式,凝聚起阅读的力量,扩大全民阅读的广度和宽度。目前活动已经吸引了数百余位读者打卡攻读,搭建起“彩虹Reader”阅读圈。

  与此同时,“鲁迅的七堂 语文课”网上微课堂也已上线。虹口是鲁迅先生人生最后十年的居住地,今年书展期间,虹口以鲁迅小道为平台,邀请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上海中学教学处主任樊新强等名师以短视频课程的形式,推出七堂线上的鲁迅语文课,将经典搬进网络、搬进手机,带领大家深层次感受鲁迅的魅力。七堂鲁迅语文课未来还将扩展内容深度,在景云书房(现景云里13号鲁迅与文化名人陈列馆)举行完整的线下鲁迅语文课,带领市民群众阅读鲁迅作品、品读鲁迅精神。

  打造高品质人文课堂,从讲座到书籍《江南纪》诠释“流动的江南”

  在上海书展期间,《江南纪》一书正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联合出版。这部新书内容由虹口区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江南系列讲座稿整理而成,新书首发以“流动的江南”为题,邀请上海海师范大学教授虞云国、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吴真三位书作者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一楼举办了新书首发。《江南纪》把17位学者关于江南的见解集腋成裘,既是对虹口过去几年致力于高端人文讲座的成果,也是一部宣传江南文化、江南历史、江南精神,以及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关系的读物。

  据悉,2017年9月虹口区委宣传部和澎湃新闻、建投书局一起推出了“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人文社科的高端讲座。从上海史、大师传承、江南文化等系列,向市民群众讲述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虹口区举办“诗歌之约·爱在北外滩”诗歌分享会——居民的诗歌,让北外滩走向世界

  8月14日晚,数十位诗歌爱好者齐聚位于北外滩的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共赴“诗歌之约·爱在北外滩”诗歌分享会。本次活动由上海市作家协会、虹口区委宣传部指导,北外滩街道主办。上海作协著名诗人杨绣丽、张烨出席活动。

  北外滩区域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是上海开埠以来中外文化互动的交汇点,历来是各路文化名流云集之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虹口区连续数年在 “上海书展”期间,与上海市作家协会合作在北外滩地区举办上海国际文学周诗歌之夜活动,并结合“世界读书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相继举办“潮·北外滩”主题之夜、“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系列活动,丰富了北外滩地区文化生活,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2020年是北外滩全面启动开发建设的元年,此次活动是虹口区助力北外滩开发建设,推动北外滩文化发展打造的又一文化活动品牌。

  活动从诵读著名诗人赵丽宏为抗疫特别创作的诗歌《在春天回望》开始,之后,围绕“桥·贯连古今”“疫·路上有你”“爱·引领未来”等三个篇章,十余位诗歌爱好者先后上台朗诵诗歌,讲述关于诗歌与爱、诗歌与北外滩的故事。

  在第一篇章“桥·贯连古今”环节中,来自虹口消防支队虹口中队的梁坤朗诵了一首他最喜欢的《苏州河恋歌》。梁坤20岁入伍,21岁只身前往几千公里外的敦煌执行任务,是诗歌伴随着他的军旅生涯。2018年梁坤因工作岗位调整来到北外滩支队,这里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当看到苏州河静静流淌,仿佛依偎在她怀里听她轻声吟唱。”

  在第二篇章“疫·路上有你”环节中,虹口区疾控中心的顾雅洁朗诵了一首《战疫情》。疫情爆发以来,她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分昼夜地战斗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前线。复工复产有序开展后,虹口疾控人将防控关口前移,深入指导各单位重点场所消毒、应急预案撰写、员工健康监测、场所通风消毒、环境样本监测、防疫物资储备等,用硬核力量诠释疾控人的责任担当,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公卫人的初心使命。她对诗中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深有体会,“他冒雨,他弯腰,他俯身,他排查,他清理,他回收”,道出了不易;“捍卫健康,捍卫黎明,捍卫生命”喊出了自豪,他们为人民健康安全撑起保护伞,为北外滩的建设平稳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爱北外滩,不单单爱现在的灯火辉煌与时尚,还有对过去的记忆的影子。”写下《我爱北外滩》的德恒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俞金说,北外滩几乎伴随了她的童年到青年。小时候,弄堂外晨昏的各式吆喝,是耳熟能详的热闹;弄堂内三五成群的纳凉小聚,是最爱的故事来源。俞金的同事、德恒律师事务所运营总监王巍在第三篇章“爱·引领未来”环节中,朗诵了这首《我爱北外滩》。著名诗人张烨为诗歌爱好者们,朗诵了自己的原创诗歌《车过甜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