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阳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联合街道妇联、团工委、世外欧阳学校初中部,邀请虹口区“虹彩绽放”五老宣讲团成员、上海“行走的党课”首创人张家禾教授带领同学们一起挖掘欧阳路“可触摸的历史”,将静态建筑转化为动态教育素材,让同学们加深了对每日生活的街道的了解。
欧阳记忆新传承
此次户外教学的起点在山水苑,张教授把这北区污水处理厂旧址的故事娓娓道来,王同学家正好就住在附近,惊呼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故事!大家沿着欧阳路缓缓前行,每一处景物变换,张教授都能揭开其尘封的历史,带给学生们非同往日的体验。无论是朱屺瞻艺术馆、“进行曲”雕塑,还是欧阳博物集、光晕工业墙绘,这些路过千百次的地方,跟随着张教授的讲解再次注视,学生们都觉得看到了更多的光彩,了解了其中所富含的历史故事,心中的骄傲与自豪油然而生。
儿童议事会的成员们走到欧邑小站,参观由仪表局家属楼改造的创意空间,观察老收音机、工业零件展陈,体会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紧接着,成员们以“小主人”姿态,在欧邑小站开启了一场关于历史传承与社区共建的深度讨论。老式收音机的电流声与孩子们的思维火花交织共鸣。
童议社区活化新方案
围绕人文精神的传递,议事会成员展开了热烈讨论。霍同学提出应该运用网络和视频,将欧阳路的故事拍成介绍片,推送给更多的人。这个创意立即得到半数同学附议。还有同学建议设置志愿讲解员,希望带动更多的人一起为更多的人讲述欧阳路上的故事,同时设立“欧阳故事日”,由儿童讲解员带领居民重走文化路径。
吉祥物赋能文化传播
当讨论到街道吉祥物阿欧与阳阳时,会场气氛达到高潮。孩子们不仅建议开发系列周边,更构建立体化IP生态:有同学设想“阿欧阳阳时空信箱”,让吉祥物带领居民收集老物件故事;还有同学提议开发闯关游戏,通过扫描吉祥物雕塑获取历史线索。关于衍生品开发,大家也各抒己见,如基础款毛绒玩具、可换装磁贴、盲盒文具套装。
文化传承新范式
在最终投票环节,孩子们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全局观。经三轮表决,确立了“动静结合”的活动体系:既有街巷探秘、体育嘉年华等动态体验,也包含老物件工作坊、口述史记录等文化项目
此次儿童议事会让我们看见:当城市记忆交到孩子手中,会焕发出怎样动人的光彩。这些生长在欧阳路的“小梧桐”们,正用自己的方式,为城市年轮刻下充满生命力的新印记。未来,欧阳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将持续赋能,与孩子们一起构建“儿童友好型”历史文化传承模式。